天童禅寺,

ysladmin 43 0

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有多大?

佛教传入中土进而本土化后形成禅宗,禅宗对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影响都很大。日本的建筑、文学、音乐、茶道都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尤其在文学上变现最明显,可以说日本俳句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禅宗话语。比如水源秋樱子的“柿叶飘零人径绝”,芭蕉的“无人探春来,镜中梅自开”,高滨虚子的“日光纵灿烂,一叶落修桐。”小林一茶的“良月纵无瑾,寒来身知”等俳句,皆追求禅宗之境。

众所周知,禅宗思想最大的特色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种思想反映在文学上几乎就是老庄所谓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另一种说法,禅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讲求简单,摒弃了繁琐的形式,得到成佛的途径不是苦修而在于“悟”,其实文学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呢。

其实诗歌、舞蹈、书法、唱歌等艺术形式都是殊途同归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最终要表达的那个核心是一样的。要么是真善美,要么是假恶丑。并且,美丑也只是表达形式,核心或许就是类似不可道的那个“道”。而这个“道”,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禅宗所的“禅”,“禅”只能悟,而不可强求,而在文学上,凡以形式取胜者皆不足观,好的文学作品无需花里胡哨的修饰而是一下子击中你的心脏,难道这不是禅宗所说的“直指人心”吗?那么,诗与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作诗与参禅其实有很大的相通之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曰:“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语亦即禅语,在他看来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诗歌创作,想要达到极致,即必须通过妙语这个途径来实现,而妙语的得来要靠“悟”,但得到“悟”是需要的是灵感。

天童禅寺,-第1张图片-猪头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憨山更是提出“诗乃真禅”的命题。他在《憨山老人梦游集》中说:昔人论诗,以禅比之,不知诗乃真禅也。陶靖节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末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等语句,把作诗看,犹乎蒙童读上大人,丘乙己也。唐人独李太白语,自造玄妙,在不知禅而能道耳。若王维多佛语,后人争夸善禅。要之岂非禅耶?特文字禅耳。非若陶李,造乎文字之外。由此我们得出禅和诗是不能分离的,把禅的生命体验通过诗歌这一文学载体表现出来和用禅的思想内核去契合诗的形式,这可以说是禅宗思想对我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日本自唐以来就学习中国文化,所以说也间接的影响了日本。

总之,禅宗思想对日本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于它对文学品格的塑造,并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日本人尚“禅”的文学审美倾向。

禅宗是佛教的一支,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印度传统思想文化交融后的产物,是“般若”(音bō rě,意为智慧)的修行,而般若则是佛教各宗教义的核心。日本的禅宗由中国传入,但和原先的禅宗相比,有明显变化。正如英国学者查理·艾略特所指出的,“禅宗和茶道、能乐一样,是地地道道的日本货”。

天童禅寺,-第2张图片-猪头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日本国内外权威学者一致认为,禅宗在日本人的性格塑造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禅宗强调“直指人心”,日本人强调“以心传心”。禅本无言,但意境深远。

日本人在禅宗的基础上推行茶道,形成“禅茶一味”。日本茶道强调“和敬清寂”,强调“一座建立、一期一会”,即一旦茶座建立(一座),要视此次聚会为唯一的聚会(一会),彼此间必须坦诚相见。禅宗也在花道中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记。花道源于中国古代佛事,随佛教传入日本。日本花道由象征“天、地、人”的三条线作为基本造型,最长的一支为天、其次为人,最后为地,体现出禅宗“天人合一,宁静致远”的意境。

日本土著宗教神道具有万物有灵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源于日本人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这种特质也反映于禅宗。禅宗深刻影响了日本绘画。深谙禅理的画家描绘的不是眼睛看到的自然,而是心灵感受的自然。因此,无论雪舟等杨还是一休宗纯笔下的皑皑白雪,涓涓流水,都有禅意的空灵。

天童禅寺,-第3张图片-猪头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甚至日本的剑道也和禅宗有不解之缘。以前日本练习剑道开始和结束时,都要坐禅。练习剑道时向师长敬礼也有禅宗遗韵。日本的“剑圣”宫本武藏也深受禅宗影响。

总之,日本禅宗渗透和体现于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儒教和武士道。可以认为,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不可估量。如果读者有兴趣,推荐读一读日本禅宗研究大师铃木大拙的《禅与日本文化》

标签: 天童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