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共16位皇帝,为什么明代皇陵叫做十三陵?谁的陵墓不在十三陵中?
明朝建立于1368年,结束于1644年,一共历经了16位皇帝,享国276年。那为什么位于北京昌平的明朝皇陵,只有13座陵墓,其他3人的陵墓去哪里了呢?
明朝帝陵实际上共有15座,因为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上。南京的著名景区明孝陵,就是安葬朱元璋的地方。另外景泰帝代宗朱祁钰的陵墓在北京海淀玉泉山的金山口。明朝还有一位皇帝没有陵墓。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就立了皇长子朱标为太子。只是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做了两个错误的决定。第一个决定就是越过了自己的儿子辈,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朱元璋所做的第二个错误决定,就是分封藩王,并且还授予藩王兵权。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建文帝急于削藩,迫使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推翻了朱允炆,自己登上了帝位。朱棣攻取南京后,朱允炆下落不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驸马都尉梅殷,继续忠于朱允炆,并为朱允炆发丧,给朱允炆上谥号“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建文帝差点抢了万历帝的庙号“神宗”。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朱允炆庙号“惠宗”,以及谥号“让皇帝”,都是南明弘光帝,在1644年为建文帝君臣平反时,追赐的。
朱棣为了确立自己继位的正统性,对于梅殷的作为,根本不予认可,还派人刺杀了梅殷。同时,朱棣为了向天下宣布朱允炆已死,对外宣称以天子礼仪将朱允炆下葬。但实际上,朱棣根本就没有给朱允炆建造陵墓。
因此,明朝16位皇帝中,唯一一位没有陵墓的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迁都北京后,在昌平的天寿山为自己建了明长陵,开创了北京明十三陵之首。
成祖朱棣葬于长陵,仁宗朱高炽葬于献陵,宣宗朱瞻基葬于景陵,英宗朱祁镇葬于裕陵。到明英宗时期,北京明十三陵已经有了4座皇陵。
原本,在英宗去世之前,还有一位皇帝,他就是代宗朱祁钰。英宗因为宦官王振的蛊惑,挥军北伐鞑靼。土木堡一役,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朱祁钰在于谦等大臣的支持下,登上了皇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1450年,英宗被鞑靼放回。代宗将英宗囚禁在破败的南宫。1457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夺回了皇位,并将代宗朱祁钰废为郕王。朱祁钰不久后去世,被英宗以亲王礼安葬在了玉泉山金山口的景泰陵。而代宗生前在昌平天寿山给自己所建的寿陵,被英宗所毁。
景泰陵本来是亲王陵墓,那为什么后来又成了皇陵了呢?这是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干的。英宗生前虽然不肯承认代宗的皇帝身份,但英宗为人并不残忍,只是为了稳固帝位而已。所以,给代宗正名的事情,他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宪宗继位后,重新承认了代宗朱祁钰的身份,并将代宗的亲王规格的陵墓,扩建为了皇陵,只是规模较小。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的景泰陵,就成了明孝陵之后,另外一座位于明十三陵之外的明朝帝陵。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在景泰陵前立了一座石碑,建了碑亭。同时,还煞费心机的破坏景泰陵的风水,在陵周围还立起了8做转木桩。
因为景泰陵在明十三陵之外,所以,清朝灭亡后,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地面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
宣宗为朱祁钰正名之后,明朝的后续帝王继续在十三陵区建造皇陵。宪宗朱见深葬于茂陵,孝宗朱佑樘葬于泰陵,武宗朱厚照葬于康陵,世宗朱厚熜葬于永陵(嘉靖),穆宗朱载垕葬于昭陵,神宗朱翊钧葬于定陵(万历),光宗朱常洛葬于庆陵,熹宗朱由校葬于德陵。明十三陵到熹宗这里,又增加了8座皇陵,加上前面的4座,已经有了12座皇陵。
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到明思宗朱由检结束,总共经历了16位皇帝, 享国276年!明十三陵确实是有三个皇帝没有葬在其中。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陵区占地面积四十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里面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为什么明朝十六个皇帝只有十三个皇帝陵墓在里面?这其中没有葬在明十三陵的三个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钰。
一、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在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在1368年击破各路其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应天府就是南京,他的陵墓也就建在了南京,就是位于南京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占地面积约170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了永乐三年(1405年)才建成,历时25年!
明孝陵建造的第二年,马皇后过世,9月葬入孝陵,孝陵的名字一个来源于马皇后的谥号“孝慈高皇后”,还有一个是奉行孝治天下,所以称为“孝陵”,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病逝,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
二、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虽然对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印象深刻,但是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来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所以在嫡长子朱标病死后,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就要立嫡长孙,只不过朱标的长子早夭,而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的性格与其父相似,都是温文尔雅,又表现的十分孝顺,甚得朱元璋的喜欢。
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在南京即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只不过朱允炆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又是多怀理想主义的人,又毫无国政经验,在位期间想实行一些较大的改革,其中的削藩招致了灾难性后果,最后燕王朱棣高举“亲君侧”旗号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燕王军队进入南京城,而建文帝朱允炆却下落不明,成了一桩悬案!
三、明代宗朱祁钰是在北京唯一一位没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听了太监王振的话,御驾亲征,结果把自己搭进去,被瓦刺所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后,他的弟弟朱祁钰被拥立为帝,年号景泰,并遥尊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代宗朱祁钰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刺对北京的进攻,成功挽救了一场危机。
后来瓦刺看到明英宗朱祁镇留在手里没啥用了,主动将他放回,英宗被放回后,当然会威胁到代宗,于是代宗朱祁钰将英宗软禁起来,由此兄弟两结下了深仇。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朱祁钰病重,英宗朱祁镇在心腹党羽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野心家的策划下,发动了夺门之变,朱祁镇成功复辟,改元天顺,并杀了朝廷栋梁于谦,朱祁镇复位后,不准太医给代宗朱祁钰看病,没过多久朱祁钰病死,朱祁钰死后,朱祁镇不承认他是皇帝,将他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捣毁,只给了他“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其陵墓被称为景泰陵。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恢复明代宗朱祁钰的帝号,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并将北京西郊的景泰陵以皇帝之礼重新布置!
北京的明十三陵都是明成祖朱棣一支,葬在里面的有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标签: 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