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梁实秋呢?
梁咸熙对他从小就颇为严格,不过梁实秋不得不说是天资聪颖,文学之路走得算是顺风顺水。在清华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入科罗拉多大学,之后又去了哈佛大学。
对于梁实秋,我认为他有三个特点。一是勤劳,二是懒惰,三是真性情。
梁实秋一生笔耕不辍,翻译了大量书籍,洋洋洒洒一千余万字,不可不谓高产。梁实秋在台湾时,每天给自己定下翻译两千字的目标。台湾的天气很热,梁实秋从北京迁来,十分不适应这里的环境,经常写完之后,草稿上的字被汗水模糊掉不少。勤劳自不必说。
关于为何懒惰也和他有关,这得从几件事说起。梁实秋有点小脾气,而且并不是很热衷于主动去思考更本质的东西。李长之曾就他的《偏见集》对他有过很严肃的批评,说他缺乏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作为文学批评的准绳。而他也承认这一说法颇中肯綮。
但是,梁实秋在哈佛大学求学时,可是得到了哈佛大学英文系哲学博士学位。另一点,他在《文艺与批评》中提到了鲁迅的硬译问题,结果无意间挑起了与鲁迅的翻译论战。胜负不说,单看结果自然就像是被鲁迅骂了个狗血淋头。
因为梁实秋并没有做和他对战的准备,所以对于之后的反驳,我认为基本上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他的很多观点还是未经过打磨。鲁迅文笔之辛辣,加上他爱撒混的特性,骂完人后还给梁实秋安了个“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帽子。鲁迅被中共所推崇,梁实秋这个帽子一生都没摘掉。
三是真性情,梁实秋向来是有一说一。梁实秋曾说冰心的诗不好,掺杂了太多个人情感,受泰戈尔的影响印记太深。不过没想到这话说出没几天,他们在渡轮上相遇。他问冰心“你修习什么?”冰心回答文学后反问他修习什么,结果梁实秋就吐了四个字“文学批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梁实秋情感也是不一般。续弦的妻子韩菁清比他的女儿还小4岁。自相识的第六天开始,梁实秋每天写一篇情书,当面递到她手上。火热的表白在当时真是不可想象,更何况年龄差距摆在那里。
梁实秋因为小时候父亲脾气较好,养成了云淡风轻的性格,他笔下的文字大多轻灵飘逸,没有戾气。
旅行途中,你都在什么奇葩的地方过过夜?
一九八十年代后期,我去乌鲁木齐出差。朋友一家搭我的便车同行。行到库尔勒至焉耆半路,朋友忽然说困了。于是就在新疆戈壁滩上露宿。虽然是夏天,但半夜还是很凉的。身子底下又都是冰凉的石头,硌得人生疼。根本就睡不着。那时,新疆交通落后,住宿更差。一两百公里才有一家旅社。晚一点到站根本没地方住。有一年冬天,长途汽车赶路,到托克逊已经很晚了。客满!赶到县委招待所要走好几公里路。我和几个旅客就决定睡在汽车里。那时是冬天,气候很冷,又没空调暖气。车玻璃冻满了冰花。我见车座上有一件维族老乡的老羊皮大衣,就裹着它睡了。老乡很好。半夜来拿大衣,见我盖着也没说啥就走了。一夜到是没挨冻。但是没睡着。同住的旅客没大衣,冻得睡不着了,边垛脚边聊天一晚上。还有一次从乌鲁木齐回单位,也是长途汽车赶路,到库米什,没房间了。我有经验,动作又快。在交通饭店吃完饭就立刻将两张饭桌拼到一起,铺上几张报纸就睡下了。动作慢的只有睡在地上。至于睡在车站候车大厅,住在洗澡堂里,算是好的待遇了。后来单位配车了,新疆住宿条件也改善了,赶个路去住宿也算不上事了。顺便说几句题外话:不少年轻人认为退休老人退休后拿的退休金比他们上班的还高,凭什么?我只拿这个做例子。我是机关单位干部,不大,是个科长。出公差还是这样的境遇。你遇到过么?你吃得了这个苦吗?就这样为国家艰巨奋斗了几十年,如今老了,国家给个退休金,还让年轻人羡慕嫉妒恨,能不让老一辈心寒?你们说,老一辈领个退休金是不是理直气壮,理所应当!
标签: 三亚四季和风海景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