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穷,是什么造成的?
四川南方的大凉山是出了名的穷苦落后,而对于大凉山到底为啥穷,评价却两极分化。
有人说当地民风淳朴,之所以穷主要就是因为交通不便。
也有人说当地人不思进取,根本不愿意奋斗,所以才变得这样穷。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凉山有两点是绝对的,一是当地的环境闭塞交通很差,另一个就是大凉山的穷与落后是真的,虽然扶贫多年,成效仍旧非常有限。
所谓大凉山,是中国西部的一条巨大山脉,其主要范围就是如今的四川凉山州,说起凉山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著名的西昌就在这个地方,也是凉山州的首府所在。
整个凉山州面积超过六万平方公里,但人口才四百多万,这里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要冲之地,主要居住的就是汉人与彝族。
直到现在,整个凉山州的经济总量还不到2000亿元,要知道昆山的经济总量接近五千亿,州内17个县中有11个都曾是深度贫困县,凉山的穷,可以说在全国都是出名的。
要说凉山的穷,很大一方面都是因为当地很多地方的交通条件太差了,凉山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而且是大雪山的分支,当地全都是高原山地。
除了少数的山间盆地与河谷之外,凉山州很少能够找到平坦的土地,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居住在少数平原,因此凉山仍旧有相当多的人口,守在交通不便的山区。
凉山最出名的就是悬崖村,当地很多地方在深山之中就算了,不仅偏远还非常危险,进出还需要攀爬悬崖绝壁之类,仿佛与世隔绝,交通的闭塞对经济发展极其不利。
凉山地区穷,首先是地理环境造成的。凉山州绝大部分地方处于川西高山峡谷中,海拔从1000~4000不等,地形高低起伏落差大。平原很少,土地贫疾荒凉。因为历史原因,凉山彝族人主要居住在高山上,这里交通不便,信息封闭落后,特别是著名的昭觉县悬崖村,当地村民竟然常年在陡峭的悬崖边爬着行走,扒着藤条树木上下。恶劣的地理环境,导致原始封闭,和外面交流沟通少,当地彝族人百分之九十文盲,愚昧落后,彝族给人印象是穷脏愚恶,好吃懒做。绝大部分彝族人过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日子,不管国家怎么扶贫,依然无法改变现状,可以说彝族人离文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彝族人的贫穷还和信仰文化有关,彝族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是奴隶社会,历史以来,也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信仰,彝族人只崇拜火神,凉山每年都举办有大型关于火的节日。我猜想彝族崇拜火,大概是凉山太穷太冷了,而火给居住在高山上的彝族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所以彝族人最爱围着火塘烤火。
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凉山的扶贫支持,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深入大小凉山指导工作,现在的大小凉山修了很多山区公路,像著名的悬崖村就搭建了钢管梯子,村民再也不用在悬崖上爬着上下了。国家还免费送凉山学生来内地读书,凉山的彝族人也在慢慢改变,有很多在认认真真打工做事,甚至在宜宾,有凉山人来承包土地种水果。虽然凉山离脱贫的路还很长,但是一定能实现。
西康雅属的袍哥给地方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有人了解吗?
所谓"西康雅属",是指以西康雅安县一带地区;不包括宁属(西昌地区)、康属(康巴地区)。在这里,有必要提及雅安,增加读者朋友对这个城市的概念,以利话题的展开。
距离现在并不遥远的过去,雅安这座城市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而辉煌一时,它的丰富历史遗产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镇守雅安城区大门的汉代高颐阙和另一个关键词:茶马古道。
现在逐渐回到正题了一一波涛汹涌的青衣江和陇西河的交汇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块宝贵河谷地带上,雅安可谓是"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它南可下凉山、西控康藏,北上成都。
南宋中央朝廷曾经专门在雅安市名山县新店镇设立了"官衙"茶马司。灯下阅读千年茶马史页,虽然铺满了辉煌和沧桑、却因曾经是西康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在四川所有的地级市中,仍然风韵犹存,不减当年。
(周公山下的雅安市)
影响巨大的川中"二刘之战"使刘文辉败退雅安;一九三三年八月十六日上午,刘湘部下悍将李注东旅隔河在周公山上架起大炮,炮口直指刘文辉败退至此的行营、原雅安道尹公署花园(西大街)。几发炮弹打穿刘文辉行营的鸦片床榻,犯有哮喘病却仍在吸大烟的刘文辉于仓惶中第二天宣布向刘湘投降,自己率一部份队伍撤向汉源,其余人枪全部为刘湘等军阀瓜分。
为了避免刘文辉部的全军覆灭,造成刘湘一家独大的局面,川康边防军副总司令冷寅东在成都向刘湘为刘文辉缓颊(求情)。想到雅、宁、康属地区的苦寒贫穷,刘湘打了让手,同意已向自己下矮桩(认错)的幺爸刘文辉重回雅安,自己的所有队伍全部撤离至名山等地,划雅安、荧经、天全、芦山、宝兴、名山、洪雅等县为刘文辉的防地。副军长向育仁经营宁属地区,唐英经营康属地区。
西康的袍哥势力早在清末就很盛行,在特定的历史事件四川保路运动中,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各地袍哥参加了保路同志军,聚集在雅安、荥经,设卡挖沟阻止川边赵尔丰清军回援成都的战斗。
标签: 雅安最穷的一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