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洋县被称为什么之乡?
一县一品助农行动,为家乡农产品喝彩!朱鹮故乡,洋县黑米
中国农林科技网 2018-01-19 00:00
洋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东接佛坪、石泉县,南邻西乡县,西毗城固县,北界留坝县、太白县。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西汉高速、108国道,阳安铁路穿境而过,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四通八达,开发前景广阔,古为"汉上明珠",今称"朱鹮故乡"。
洋县历史
洋县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这里定居。古属梁、雍之域。洋县城区晋以前为城固县辖地。西晋泰始三年,始在境内置兴道县、黄金县。其后,时局多变,郡县频设。西魏废帝二年设洋州。唐乾元元年起为洋州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改洋州为洋县。1949年12月4日,胜利解放洋县,14日,宣告中共洋县委员会、洋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直至1961年9月,县域前后共有七次变动,之后迄今,县域再无变更。自解放以来,一直是汉中市(地区)的属县。
华阳景区地处秦岭南麓的洋县华阳镇,距县城76公里,山水风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气候变化多样的生动写照。“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一区域繁衍,世所罕见。华阳古镇在秦汉时期形成集镇,唐、宋均被设为县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之称。汉代开拓的傥骆古道,是连接关中及整个大西南的交通命脉,华阳古镇作为一个重要驿站,随着商贸流通和多民族大融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清代诗人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渡,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到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岭卧牛。”的诗句来描绘华阳“船形古镇”的八大盛景。
蔡伦墓祠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东10公里的龙亭镇。这里古柏参天,殿宇栉比,碑石林立,风景秀丽而幽静。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就长眠在这里,千百年来在这里接受着子孙的顶礼膜拜,是海内外一切追求文明与进步的人们参观朝拜的圣地。蔡伦墓冢巍峨高耸,壮观异常。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开,“蔡伦谱系碑”,记载着蔡伦家族的历史沿革。墓前还有赵朴初手书“蔡伦墓”的祭亭与-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手书“蔡伦墓”匾额垂花门。蔡伦墓后为“明月池”,池上昔日有榭,为蔡伦之寝殿。整个蔡伦陵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墓区居北,其南为蔡侯祠,蔡侯祠的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正殿大门上高悬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书“蔡侯祠”匾额。殿中有蔡伦塑像。右侧壁上绘有“蔡伦纸”制作工艺流程图,左侧壁上绘有蔡伦于公元114年封为龙亭侯的谢恩图壁画。在蔡伦祠中轴线两侧还有钟楼、鼓楼、厢房、戏楼等古建筑。
一县一品(洋县黑米)
洋县种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洋县黑米色泽乌黑,内质色白,煮成粥为深棕色,味道浓香,营养价值甚高。常食黑米,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强身、明目活血的作用。若用洋县黑米与陕北红枣煮粥,更是味美甜香,被人们称之为“黑红双绝”。用洋县黑米配以白果、银耳、核桃仁、花生米、红枣、冰糖、苡米做成“黑米八宝粥”,是难得的高级滋补美食。(各地农产品免费上架中国农林科技网农林商城,特色农产品可直接进入农林商城购买)
洋县神仙豆腐
标签: 陕西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