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书院到底是做什么的?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学术教育机构,对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传统书院的发展历程。
据文献记载,书院兴起于唐代时期。这一名称最早指的是一种收藏、整理、校对书籍的官方机构,在唐玄宗时期,属于编制内的官府组成部门。清朝学者袁枚在《随园随笔》中写道:“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作为官方机构,书院一开始就更多承担了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
在唐玄宗李隆基时代,朝廷在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建立了丽正书院、集贤书院。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都在此讲学、宴饮、赋诗。
丽正书院的设置源于一次大规模修书的行动中。当时,唐玄宗采纳大臣的建议,命令整理古旧藏书。据《旧唐书》记载:“于东都乾元殿前施架排次,大加搜写,广采天下异本”。这次书籍整理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李隆基很是高兴。因为在乾元殿里撰写整理了经、史、集,在开元六年冬,唐玄宗把乾元殿更名丽正修书院,设置了院使及检校官,并把修书官改为丽正殿直学士。至此,丽正书院宣告成立。它作为政府直属机构,书院就正式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政府机构的书院,其职能不断拓展,教育职能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士人愿意接受书院教育。同时,这一机构也逐渐在民间发展壮大起来。“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曾经写过一首《题玉真观李泌书院》的诗文:“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瑶坛知几重。把酒题诗人散后,华阳洞里有疏钟。”李泌和韩翃是同时期的人,他曾经历仕四朝,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代宗即位期间,两度隐居衡山。诗文中的“李泌书院”就是一个私人书院。
唐末五代时期,战争烽烟不断,社会日益动荡,虽然一大批读书人抱有鸿鹄之志,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无可奈何之中,他们一头扎进古字堆里,潜心读书,游走讲学。这时候,书院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地方。
于是出现了一大批私人书院,这些书院往往以地名、自己的名字或官职来命名。
朝廷设立的书院门槛高、难度大,一大批想读书的儒生被拒之门外。私人建立的书院越来越多,这为更多的读书人打开了学习通道。加上私人书院环境清幽、膳食便利、教学认真,大批学子蜂拥而至。他们在书院里读书修学,继而入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
就这样,书院也由唐代时期中央官府的藏书机构,转变成为民间学子的读书之地。时间往前走着,书院又扩展成为古代学者聚会交流的一个场所。他们在其中举行修书、校书、读书、著书、教学、祭祀、歌赋、吟诗等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北宋时期,书院不但数量剧增,而且规模逐步扩大,书院制度也走向完善。北宋初期,社会百废待兴,教育事业的发展相较于之前得以恢复,但仍旧处于朝廷无暇顾及的局面。于是,想要实现自己抱负的士子们,选择在民间书院学习。与此同时,朝廷也对私人书院进行了资助和扶持。因此,从北宋初年开始,书院便迅速蓬勃起来。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得以考证的书院就达37所。
比如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北宋张载就在陕西关中创办了绿野书院。在书院中,他竭力传承自己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理念。
到了南宋,理学逐步发展,全国的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书院与理学的结合,让书院的实际职能变得更加饱满起来。南宋时期,理学家不仅仅是重视宣传理学思想,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学术思想不断更新,书院便成为他们交流学术的最佳场所。许多理学家创办书院进行讲学,宣传自己的思想理念。因此,书院在南宋时期极为繁盛,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官学一家独大的局面,成为当时十分重要的教育机构。
宋代以后,书院作为古代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教化人才,传承学术,更弘扬文化,促进思想的自由发展。
藏书
顾名思义啊,书院要以书为核心才称为书院。所以书院的第一大核心的功能就是藏书功能。我们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整个思想文化承载最核心的基础。所以书院就承担着重要典籍的储藏功能。人们可以在书院当中去学习最为重要的思想经典,这是书院的第1功能。所以书院必然以读书、藏书为核心。
书院是一个文化教育的道场,所以书院必然包含着第2项重要的职能,书也必须以讲学为要。讲学是培养人才最为重要的通道,离开了讲学,传道授业解惑,就失去了基础。所以系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场地,就在于书院。这是书院的第2个职能必须以讲学为核心。
书院不仅要去藏书、讲书,同时,它还标志着新思想,它必须刊印出版。所以古代的传统书业还包含着出书的任务,是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所以古代的传统书院,实际上还承担着出版社的职能,是一个文化整体再创造的过程。
书院还有第4个职能,它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书院与书院之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与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所以它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播的空间,文化传播的载体。大家都非常熟悉宋代书院的这个大儒朱熹,他几乎游历天下书院,四处讲学,以文会友,因此形成了文化昌盛的局面。所以书院还包含着第四大的功能,它是承担的一个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的载体。
书院的第5个重要的职能,它还承担着社会的教化以及这个社会的智囊团,是一个智库。整个书院的存在,不是象牙塔,整个书院的存在恰恰是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知道中国学问有两个核心的特点,从微观层面上来讲,中华民族我们自身的学习,第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要安身立命。那中华民族的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叫安邦治国,所以学有所成,不仅要解决自身的问题,同时还要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所以有经邦济世,所以古代学成之大儒,学成之大人,必然要去服务于社会,发展于社会。正式形成了书院对于整个社会起到了一个思想核心,起到了一个智库,起到了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的思想力量。
你的家乡有什么传说能给大伙讲讲吗?
家乡的传说
笔者的故乡在河南省焦作市,这里地处中原,北依太行山脉,南临黄河,自古是豫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在焦作沁阳市紫陵镇境内,有一座神农山,相传炎帝神农氏就在此地尝尽百草,造福一方黎民,故得名神农山。目前此处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猕猴保护区,儒佛道文化名山等称号。
据传说,神农尝百草时常常使用一根“赭鞭”。赭鞭是拥有上古法力的神鞭,神农尝百草时就用它采掘草药,确定药材的药性。
相传,这根神鞭就是用丹河岸边竹林里的神竹的竹根做成的。唐司马贞撰写的《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说,“神农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动词,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古代典籍的记载和民间传说的相互印证,为焦作的历史文化资源增添了光彩。 划地成涧的传说 据《怀庆府志·舆地志·温县》(古时候焦作名为怀庆府)(2005年11月版)记载:“神农涧,在县(城)西门内,旧传炎帝采药至此,以杖划地成涧。” 一个美丽的传说。
美丽传说
据传说,炎帝神农自从在丹河畔无意之间发现生姜的妙用之后,就下定决心要尝尽天下百草,找出那些能够强身健体、治病防疫的草药,造福黎民百姓。他从神农山百草洼开始,不辞辛苦地一一尝遍了七八百种植物,初步认定了“山药、菊花、牛膝、地黄”、(现为焦作四大怀药)葭灰、竹、紫苑、车前、百合、石斛、知母、皂角、葫芦巴、防风、茭白、桔梗、山楂、葛根、苦参等一百多种中草药,不由得心花怒放,连连赞叹:“神农山,神奇的地方!”“百草洼,宝地啊!”
某一天,炎帝神农从百草洼出发,辗转来到如今温县和孟州市交界的地方,不由得暗暗叫苦。原来,这里是一片易涝、重碱的低洼沼泽,沁水、沇河、猪龙河、湨水、沇河等河水都在这里汇集。本来,它们顺着地势一路奔来是可以汇入黄河的,可惜一道四五十里长的清风岭横在黄河北岸,挡住了去路。
神农站在清风岭上举目遥望,决定祈求上天,于是神跪在清风岭上,三跪九拜之后,双手高高举起神鞭(赭鞭),向上天诉说自己决心劈开清风岭、疏通河道的愿望,祈求给予神力相助,这就是现在的景点神农坛所在之地。
不久,天空中一道绚丽的彩虹刹那间出现在黄河之上,祥瑞出现,
神农甚是兴奋。举起神鞭,惊天动地地大喝一声:“清风岭,为了天下黎民,劈岭开河,让路!”只见神鞭所指,清风岭裂开了一道百余丈宽、直贯黄河的河道,洼地、沼泽里常年淤塞的积水奔涌而下。
此后,神农又接连疏通了沇河、湨水、泷河等河流的入河口。不久,温县、孟州市沿黄河的洼地、沼泽地变的郁郁葱葱,人民从此幸福的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地域。
故事图片摘自网络
标签: 南昌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