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冯玉祥“逼宫改约”,苛减清室优待条件是真的吗?这种行为是否违法?
大家好!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敬请关注“按史索骥”头条号。
事件回顾:1924年9月,军阀张作霖集结15万人,分两路向山海关、承德等地发起进攻。曹锟任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调集20万人迎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吴佩孚正要向张作霖发起总攻,不料系属吴部的冯玉祥突然倒戈回师北京,一举推翻了直系军阀政府。11月14日,坚决反对帝制的冯玉祥派兵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之为“逼宫事件”。
冯玉祥的做法欠妥,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目的不纯。冯玉祥此举并非所宣扬的正义行为,而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冯玉祥所部军阀,发迹于贫瘠之地,所部缺吃少穿,枪弹奇缺,自从进入北京城之后,所受相助廖廖,自然看上了紫禁城这块肥肉。据民国要人曹汝霖回忆录:自从赶走溥仪之后,进出故宫的大卡车日夜不断,所载出宫物品不计其数。
第二、间接成全了日本人侵略东北。由于担心冯玉祥的加害,溥仪逃进了日本公使馆。当时日本对落难的溥仪表现得十分热心,不仅慷慨地为他提供舒适的栖身之地,连续发出了表示对“皇室”的无限“同情”、对摄政内阁和国民军无限“激愤”的消息和评论,令溥仪不由得对日本人心生亲近之感,成了日本侵略中国占据东北三省的道具。
因此从事件的目的和后果来看冯玉祥的做法不对。
有不同观点或者补充请在评论区留言!
说冯玉祥把清逊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这个做法不对的人是不是心术不正?只准别人犯规不准冯玉祥犯规这种心态是不是很畸形龌龊?民国和清廷达成《清室优待条件》,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民国建立。民国和退位的清廷都要遵守《清室优待条件》吧?这个条款里有没有规定清廷可以复辟推翻颠覆民国的?可是清廷恰恰搞过只有12天的历史丑剧和闹剧的复辟,那么多诟病冯玉祥的人是真不知道吗?是谁违约了?对颠覆国家政权的人和势力是不是可以不追究责任哪?一堆民国大佬都无作为,只有冯玉祥驱逐了清室,还好意思说冯玉祥违不违法?溥仪后来当了汉奸也怨冯玉祥?溥仪可是不远千里从天津跑到长春去当的伪满洲国的“皇帝”,他也可以选择不去,看看徐世昌段祺瑞曹锟吴佩孚这些北洋大佬,出于民族气节对日本侵略者的拉拢收买冷淡的很,至今都还有人怀疑徐世昌和吴佩孚是不是因为治病死于日本医生的谋杀?冯玉祥居然能决定溥仪当不当汉奸?不过民国政府对溥仪也确实有亏欠,而且是大亏欠,一是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每年给清室的400万两百银后来改成400万银元,实际支付的很少,少的可以忽略不计,溥仪主要靠售卖紫金城里的珍宝文物维持开销。二是孙殿英盗掘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获得巨额珍宝,民国政府没有认真追究,“东陵大盗”孙殿英逍遥法外。冯玉祥当面讥讽孙殿英:我们俩是最革命的,我革活人的命,把末代皇帝赶出紫禁城。你革死人的命,挖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墓
1924年的“逼宫改约”是什么?简单的来说就是,冯玉祥将派兵包围皇宫,将溥仪赶出皇宫,并且修改了《优待清室条约》。
从修改的优待条件看,以溥仪为首的那一群清朝遗老的生活待遇确实下降不少,所以说:苛减清室的优待条件确实存在。但是要说到违法,还是显得有些天真。
历史背景:924年9月,军阀张作霖集结15万人,分两路向山海关、承德等地发起进攻。曹锟任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调集20万人迎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吴佩孚正要向张作霖发起总攻,不料系属吴部的冯玉祥突然倒戈回师北京,一举推翻了直系军阀政府。
冯玉祥的出兵逼宫的借口:张勋复辟。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辫子军进京,张勋复辟”这么一段。虽然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一开始革命党人是效仿的英国的政治制度,依然保留了清朝的王室。(今天,英国皇室依然存在。)
但是张勋对于帝王朝廷太过于“热衷”,也有可能是想打着“勤王”旗号,想来一个携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张勋就率领几千的“辫子军”进入京城保卫溥仪。
1917年,张勋利用吴佩孚和黎元洪之间的矛盾,以调停的名义率军进入北京城,然后他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张勋进入北京城后,赶走了黎元洪,然后联络保皇派并请溥仪复辟。他通电全国挂龙旗,自任内阁首席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原本,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是要大战一场的,但是冯玉祥不顾军阀之间的混战,直接回到北京。打着“拥护革命'的口号,直接把溥仪赶出了北京城,自己也成真正的“革命党人”。
从法理上讲:溥仪没有尊重共和,还想着复辟当皇帝,自然要被推翻。
从上面的一番叙述,大家基本明白了冯玉祥“逼宫改约”的来龙去脉,辛亥革命后,溥仪原本还可以享受着皇帝的待遇,但是溥仪被张勋忽悠的要搞复辟,这显然是逆时代潮流而为。革命党人好不容易才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张勋复辟显然是要在一次颠覆共和嘛。
一旦复辟成功,意味着革命党人就成了逆臣贼子,那可是杀头罪名,所以冯玉祥驱赶溥仪也可以说是保卫了“革命果实”,当然他肯定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军阀混战的年代,有钱有枪就是王法。
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全国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这样的时代讲法律是可笑的。有传闻说,冯玉祥之所以愿意在直奉大战的关键时刻挥师回京,是因为张学良答应赠送其50万的银元。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当时冯玉祥最紧缺的就是钱,有钱了才能招兵买马。
逼走溥仪后,冯玉祥从皇宫中搬出去的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这些财富在他后来的实力壮大中应该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标签: 冯玉祥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