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大槐树究竟有怎样的来历?
相传明朝朱元璋得了天下后,部下胡大海为报当年被羞辱之仇,要杀光中原的老百姓。朱元璋念胡大海劳苦功高,权衡再三,准他杀一箭之地。谁知箭被大雁叼住往前飞,于是胡大海在后面挥兵掩杀,一时尸横遍野,千里无人烟。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不过在元未明初,由于连年征战,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一时鲁,豫,皖等地人口骤减。待到洪武至永乐年间,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于是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 由于山西晋南一带四周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与中原地带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于是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之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质,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洪洞县是平阳人口最多的省份,而且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通幽燕,东接齐鲁,南达秦蜀,西临河泷,洪洞县广济寺又是唐宋以来的驿站。所以明政府在这里设局派员,集中移民。
传闻移民一般在秋收以后,飒飒秋风中,树叶凋落,大槐树上的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移民的人们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士难离,忍不住频频回首。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于是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了故乡的标志。
明朝大移民前后经历50多年,波及大半个中国,也正是在一代代婚配,交流和融合中,优化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发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在中国人类文明进化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苏鲁地区“解手”一词便是能牵涉出洪洞大槐树移民一事。洪洞大槐树,这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象征事物,作为全国唯一“祭祖”和“寻根”的民祭圣地,每年都会有将近有二十万人去寻根祭祖,而坐落在临汾市洪洞县城北的贾村西的大槐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华裔的族谱中,都会有记载,直白了说。我们好多人得祖宗都是从那里迁徙过来的,有人说如果小母脚趾分两片,那就是从大槐树那里迁徙过来的。具体真假有待考证,不过,从那里迁徙至全国各地的人,却是很多。
这不是凭空捏造,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从民间家谱,还是地方县志记载,都有很清晰的记载,至今在山东的某些地方,祖辈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鸨窝。而且,在好多地方村落中,至今还有一些很有年月的大槐树,据说也是迁徙过来的民众为了缅怀故乡的大槐树栽种而成。
官方记载,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至永乐15年,即公元1417年,将近五十年时间,官方组织移民就有18次之多,而移民地区则是鲁、皖、苏、豫等18个省份,遍布全国500多个市县,涉及八百多个姓氏,可以说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
为什么有如此频繁、如此众多的人口迁徙呢?众所周知,明前元朝末期,那一伙骑马射雕的蒙古贵族统治者对低层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压榨剥削已经到了全民激愤的地步,两者矛盾日益激化,再者天灾不断,旱灾、水灾、蝗灾扎堆的出现,最终使得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起义不断,而元军与配合元军的地主武装,每一次的镇压就是强者冲兵,弱者杀而食之,《元史顺帝本纪》中有记载:拔其地,屠其城。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哇,当时名城扬州被屠只余十八家。直至朱元璋北伐中原,定都北京,元朝乱世才得以平息。
甚至明建基业后,各地尤其是中原地区仍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太祖实录》有记载:积骸成丘,居民鲜少。以至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也不是好人,燕军嗜屠杀,对忠于建文帝人,大肆杀戮。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真定就砍了三万人,白沟河一战,斩首数万,溺死者数十万之巨。而山西却躲过去中原一劫,损失犹以山东为最重,只因燕王北上会战于山东,以至于后来地方官要求移民入住,而朝廷先是散传言说只“山西洪洞县、河北枣县不移民”,使得老百姓纷纷聚集在该两县,朝廷最后重兵围堵,强制迁徙,而且一路武装押解。人有三急不可控,这时“解手”便出现,方便的时候就打报告“解手”,意味解开小手,方便一下。
这便是洪洞大槐树的前世今生,八百年前一家人嘛,说不准,你我均是这大槐树下同根之人。
标签: 山西洪洞大槐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