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

ysladmin 27 0

毛公鼎为什么能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因做器人毛公而得名。

鼎为直耳,半球腹,脚为兽蹄形,矮短厚重庄严有力,鼎的口边装饰环带状重花纹。

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第1张图片-猪头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毛公鼎造型浑厚凝重,饰文简练古朴素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向世俗生活转换的代表作品。

毛公鼎有铭文,几达500字,是目前见到的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款记。

铭文内容记载:周宣王即位之初,致志振兴朝政,请他的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一切事务,饬勤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远宝之。

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第2张图片-猪头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毛公鼎是当时陕西的一位村民发现的,这件宝物辗转流离,饱经沧桑,差点被外国人买去。

最终文物转到爱国人士叶恭绰之手,叶为了保护国宝,几乎搭上身家性命。

日本人曾经千方百计想得到这口鼎,最后,叶为了救自己的侄子,制造了一口假鼎,糊弄了日本人才免于一死。

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第3张图片-猪头旅行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且不论毛公鼎的价值,就鼎之铭文也称得上有极高价值,铭文的字体是西周晚期的金文之作,字体的大小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已经成熟的风貌,字体瘦弱但有劲草之美,仪态修长又风范各异。

书法的饱满庄重,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古典风采,从毛公鼎出土至今,为无数书法家所倾倒。

清宫宝藏万千,为何翠玉白菜能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先简单的谈谈翡翠吧。老漁有幸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识俩西北和云南的宝石商,共同探讨之余,老漁对“翡翠”或“翡翠”原石(赌石)有个初步的了解。之所以叫“翡翠”,简单的形容就是切开的“翡翠”除了绿色为“翠”,其它的颜色都称“翡”。当然翡翠行话就繁琐多了,出处省略不谈。言归正传,再谈“翠玉白菜”,所谓“翠玉白菜”也就是坊间流传的慈禧墓著名的陪葬“翡翠西瓜”与“翡翠白菜”。前面说过,翡翠颜色虽然多样,但除绿之翠外,其余颜色都为“翡”之色。就事论事,这次主要谈的是“翡翠白菜”,据老漁上个世纪和一帮宝石商厮混间所闻,翡翠最初的加工是在原石打磨出一个或几个不规格的面,这道工序在翡翠行叫“开窗”,通过开窗分析原石内部的质量,然后开皮,所谓“开皮”就是把原石外面一层沙皮打磨掉,待漏出翡翠全部内容时,雕刻工艺师们再根据这块磨光的原石里存在的颜色结构,通过构思以利用其中的颜色,瑕疵以及裂纹初步给出一个作品设想。老漁以为“翡翠白菜”的雕刻设计应该是绝世之作,白色的白菜帮子,碧绿的白菜头,雕刻匠人巧妙的将“翠”结构多余部分,设计成几个昆虫融入其中,可谓“独具匠心”。何况“翡翠西瓜”在以后战乱中不知所终。比起翡翠原石不可再生,以及原石结构性质,颜色质量的不存在相同性,这件“翡翠白菜”在战乱中的颠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论北京还是台北,作为“镇馆之宝”的国宝级“翡翠白菜”还保存在炎黄子孙手里。(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